close

  中新網北京11月22日電(上官雲)民間藝術品是中國民族民間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是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綜合表現,同時極具地域性,包含豐富的文化內涵。22日上午,“世紀傳承——廣東省民間工藝大師精品晉京展”在北京中華世紀壇開幕。該次展覽是廣東省建國以來首次集結民間工藝大師攜作品來北京辦展,中國文聯主席孫家正等人出席開幕式,並參觀展覽。
  廣東民間工藝有著歷史較為悠久的傳承。據記載,大致在秦漢時期,廣東境內已相繼出現精緻的象牙、玉器、銅器染織等工藝品。唐宋時期,廣東生產的陶瓷、粵繡、廣彩、潮彩、木版年畫等工藝品積累一定口碑並形成較為獨特的地域風格。
  到明清時期,廣東的民間工藝進入鼎盛期,發展至今已形成40多個工藝種類。其中廣州三雕(牙雕、玉雕、木雕),石灣陶塑、楓溪瓷塑、潮汕抽紗、肇慶端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的粵繡(含廣繡和潮繡)等最廣為人知。
  據主辦方介紹,本次展覽彙集包括廣東省著名牙雕大師張民輝在內的11位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18位省級工藝美術大師、7位省級非遺傳承人等一批優秀的民間工藝家,近200件最具代表性的民間工藝精品參展,種類涵蓋了牙雕、木雕、手拉壺、端硯八大種類,代表了嶺南最傳統、最特色、最地域性的民間工藝,“這些作品既是嶺南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創造的智慧結晶,也是嶺南人民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藝術體現。”
  記者在展覽現場看到,迎面擺放的便是從藝四十多年的國家工藝美術大師張民輝歷時四年多製作的一尊《龍鳳呈祥》雕刻作品,佐以紋飾,指爪、祥雲均雕工精細,該作品長度超過兩米,採用傳統的立雕、鏤空雕工藝製成;不遠處另一幅名為《福壽齊天》的作品長度也超過一米,紋飾則由中國傳統祥雲等構成。
  在張民輝展出的牙雕作品中,其價值也依據材質有所不同。一些原本應以象牙為材質的雕刻作品改為使用牛骨或河馬牙。張民輝介紹,這是基於動物保護的需要,在材料上進行了轉化,“剛入門我們會使用牛骨等物進行訓練。雖然材料變化了,但是我們堅持在這個過程中延續牙雕發展(傳統技藝)的傳承,保證作品仍然具有傳統牙雕的的效果和風格,沒有脫離象牙雕刻的追求。”
  在展覽現場,民間工藝大師康惠芳(刺繡)、何世良(磚雕)、楊志峰(琺琅彩)等還進行現場工藝製作並與觀眾互動,講解這些傳統工藝的製作流程。三場國家級工藝大師、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專題研討會亦同期舉辦。
  據悉,廣東省民間工藝大師精品晉京展免費向公眾開放,將持續至11月30日。  (原標題:廣東民間工藝精品展出 中國文聯主席孫家正參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b60sblzx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